粉絲飆升千萬!“男版李子柒”的出圈,藏著農村網紅的春天!
短視頻賽道競爭激烈的今天,每一個流量風口的出現,都會吸引無數追隨者蜂擁而上。
短短兩個月吸粉1400多萬,單條視頻播放量超2億,連續(xù)三天霸占抖音熱搜榜......最近,又一位農村網紅“張同學”火出圈了。
由于同樣是聚焦展示農村生活的煙火與真實,“張同學”所發(fā)布的數條內容都不禁讓人想起那個“遠離鬧市,種豆南山”的李子柒。
不過相比起李子柒的唯美精致,他的風格更為粗狂寫實,因而也有不少網友們戲稱他為“男版李子柒”或是“寫實版李子柒”。
伴隨著他的一夜爆紅,人們仿佛抓住了流量密碼,不僅“張同學各地分學”的話題登上抖音熱榜,同時還有一些諸如“農村李同學”等與“張同學”內容風格極為相似的賬號大量涌現。
事實上,真正成為流量風口的,并不是“張同學”,而是能夠滿足人們對于生活美好想象的鄉(xiāng)村題材。
點開“張同學”的首頁,你會發(fā)現他所發(fā)布的視頻大多沒有什么精美的濾鏡或是高大上的包裝,喂狗、做飯、砍柴,今天叫朋友搓麻將吃餃子,明天登上三輪車去村里大叔家絞豆腐……
“太上頭了,我不知道怎么就全部都看完了?!?/p>
“到底是什么力量讓我每次從頭看到尾?”
明明是再簡單不過的農村流水賬式日常,張同學的視頻究竟有什么魔力,評論區(qū)中不少用戶止不住的感慨,亦是讓一位位業(yè)內人士冥思苦想的困惑之處,張同學為什么這么火?
數據顯示,2020年抖音新增1.3億創(chuàng)作者,其中粉絲突破百萬的人數僅有7000名。而張同學僅用一個半月時間狂攬973.1萬粉絲,躋身千萬博主行列的同時,還能憑借相同內容在快手平臺吸粉89萬。
這樣的攀升速度,著實驚人。
“原本計劃年底粉絲到100萬,沒想到能突破1000萬?!?/p>
在采訪中,張同學告訴編輯其實自己并沒有加入運營團隊,因為早在一年前就開始嘗試做自媒體,所以拍攝、剪輯、想段子都會,不過最開始只是作為幕后角色參與其他賬號運營,后來因為一個偶然才決定單干,從幕后轉至臺前,他也沒想到自己能紅得那么快。
可以肯定的說,張同學能夠走向成功,必然離不開他充當幕后角色時所積累的種種經驗。
有網友統(tǒng)計,“張同學”的視頻中,每2秒鐘就會換一次鏡,鏡頭最多的時候,有近200個運鏡鏡頭,顯然他在拍攝與剪輯上下足了功夫。
此外,還有個更為深刻的原因:張同學的視頻中有真實的鄉(xiāng)村,這里承載著無數人心中那些燒不完的煙火氣與濃濃的故土情懷。
一望無際的稻田,鱗次櫛比的村舍,門口拴著時不時吠叫兩聲的土狗,還有從隔壁趕來串門的鄰居;
如果說放下鋤具,背井離鄉(xiāng)去大城市尋找更好出路曾是農村青年的更好選擇,那么隨著短視頻浪潮襲來,如今有越來越多逆行者出現。
或單槍匹馬、或三五成群,他們搖身一變成了扎根農村的自媒體創(chuàng)業(yè)者,在互聯(lián)網的世界中展示真實的農村生活。
這里亦是無數新農人的春天。
“那些農村里的道理和故事同樣需要窗口,這個世界有陽春白雪,也有下里巴人?!?/p>
如果說“田園仙女”李子柒的爆火讓人們意識到了農村生活的樂趣與價值,那么此后隨著拍攝貴州生活“念鄉(xiāng)人周周”的走紅、拍攝鄉(xiāng)村美食美景“華農兄弟”的出現,還有如今成名的“沈同學”,從下沉市場走出的“農村網紅”越來越多。
“期待更多‘張同學’講出更好的鄉(xiāng)村主題故事,讓流量成為助力鄉(xiāng)村發(fā)展的一大增量?!?/strong>
正如央視網對于“張同學走紅”點評中所寫,這些“農村網紅”有的是外出打工幾年后回鄉(xiāng)的小年輕,有的是早已結婚生子,務農勞作的夫妻,有的是留在家鄉(xiāng)等孩子歸來的老人。
“努力真的可以改變命運?!?/p>
發(fā)出這句感慨的,正是全網擁有千萬粉絲的“農村網紅”甘有琴。三年前,她在家人的鼓勵下開始嘗試做自媒體,每天拍一些自己在田間勞作或是制作美食的短視頻,然后以“巧婦9妹”的名字上傳到今日頭條等網絡平臺上。
令她沒想到的是,正是身邊人早就習以為常的農村生活,收獲了無數網友的喜歡與追捧,隨著“巧婦9妹”粉絲數量爆發(fā)式增長,短短幾年時間她便成了一名千萬網紅。
走紅之后,她開始為家鄉(xiāng)的農產品直播帶貨,同時還在自己的家鄉(xiāng)成立了電商基地,想要通過傳授視頻拍攝知識、直播帶貨技巧等打造更多的“農村網紅”,借助流量為家鄉(xiāng)帶貨。
“我不著急,等到電商基地搞成,把村里的經濟帶動起來,年輕人也就愿意回來了,村里留守老人孩子自然少了?!?/p>
與甘有琴有著同樣想法的,還有渭南老漢陸嘉偉。本著想要借助當下流行的短視頻宣傳家鄉(xiāng)的初心,去年他毅然回鄉(xiāng),拉上自己的兩位好朋友一起拍視頻,沒想到最后以“三根蔥”的身份走紅網絡。
在抖音平臺上,“三根蔥”賬號共發(fā)布短視頻279條,粉絲達到800萬,獲贊數超8000萬,其中以“關愛老人”、“勸學”等內容為主的視頻點贊量均破百萬。
同樣地,在全網粉絲數累積超過千萬后,陸嘉偉也將家鄉(xiāng)的一些農特產帶進了直播間,當被編輯問及以后的規(guī)劃時,他滿懷希冀地說:“希望能做自己的鄉(xiāng)村電商基地和平臺,帶動村里人一起致富?!?/strong>
張同學爆火之后,很多人問,他打算什么時候開始直播帶貨?
“就是想拍一拍農村題材,把家鄉(xiāng)的風貌與特色展現給網友們,后續(xù)賣賣自己家鄉(xiāng)的農特產品?!?/p>
對此,張同學曾在采訪中說,自己打算做自媒體的初心就助農,以往每次歸鄉(xiāng),他都能看到道路兩旁的村民在賣豆角、土豆或是一些其他農產品,當時他就在心里想:“如果自己能通過短視頻漲粉,說不定也能帶動銷售家鄉(xiāng)農產品?!?/p>
不難發(fā)現,如今從下沉市場中走出的一批批“農村網紅”身上,開始有了越來越多共同的特性,他們同是草根出生,他們同樣希望能為家鄉(xiāng)帶貨,他們同樣選擇風口下的短視頻與自媒體訴說自己心中的農村故事。
下沉市場向來是互聯(lián)網的“兵家必爭之地”?!?017年網紅經濟報告》顯示,在2017年的粉絲畫像中,來自三四線城市及以下區(qū)域的網紅粉絲所占比例較大,達54.1%。
(圖源:艾瑞網)
如今越來越多“農村網紅”的出現,或許也說明,在短視頻創(chuàng)作的黃金時代,他們不愿只充當觀眾席上的看客,而是想要親自入場,親自摘下時代造就的機會果實。
草根、土味、接地氣,不知從何時起,這些關鍵詞不再只是快手的標簽,具有相似屬性的短視頻內容同樣出現在抖音上。
去年8月,抖音宣布推出“新農人計劃”,即從運營扶持、流量補貼等多方面、全方位扶持三農內容創(chuàng)造者。
今年為鼓勵更多人參與農村題材創(chuàng)作,抖音發(fā)起的話題“我的農村生活”達到了125.9億次播放、“新農人計劃2021”達到了684.9億次播放。
當然,平臺的大力扶持意味著三農賽道上會有更多人的入場,更激烈的競爭。
當更好的內容出現,以往那些靠低俗段子滿足人們獵奇心理的“土味”視頻必然會被加速淘汰。
就像前不久翻車的抖音博主“牛愛芳的小春花”,曾靠著農村夫妻的人設圈粉千萬,然而在開啟直播首秀之后,被網友扒出“人設造假”,吵架演戲、帶貨打臉,卸去往日光環(huán),迎來的是網友們此起彼伏的質疑。
成也流量,敗也流量。
“農村網紅”新舊交替之間,又藏著多少人的新機遇。
2、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,如發(fā)現文章、圖片等侵權行為,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。
3、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,請聯(lián)系:info@dsb.cn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