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貨主播補稅潮來了!已有2名“出頭鳥”落網!
一、因偷逃稅款,帶貨主播被立案調查!
出來混,遲早是要還的。
9月28日,稅務總局公開表示,近期稅務部門在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抽查中發(fā)現,有兩名帶貨主播涉嫌通過隱匿個人收入、改變收入性質等方式偷逃稅款,已被立案偵查。
公告中提到,檢查發(fā)現“兩名主播均涉嫌違規(guī)將個人收入轉變?yōu)槠髽I(yè)經營收入,進行虛假申報少繳個人所得稅,涉稅金額較大?!彪m然細節(jié)沒有透露,但至少能看出兩個重要信息。
第一:偷稅的手法,是將個人所得稅變?yōu)槠髽I(yè)所得稅。
按照我國的法律,同樣的金額,以個人的名義繳稅是要比企業(yè)多很多的。假如某位主播的月收入是100萬元,那么他需要繳納的稅款約為20萬元。
但如果開成公司,則開的越多,交的越少。比如開成四個公司,那么他最多只用交6萬元的稅,一個月能差14萬,少了2/3。并且收入越高,這個差距就越大。
懂行的都知道,這種避稅手法在各行各業(yè)都很常見,只要想查,往往一查一個準。
第二:涉稅金額較大,說明不是一般的小主播,至少有點名氣。
一般來說,抓偷稅都要抓典型。比如8.84億的范冰冰,2.99億的鄭爽,都是娛樂圈人盡皆知的人物。樹大招風,最先倒下的往往是最大的樹。
主播圈也一樣,沒點名氣的主播收入不會太高,和偷稅挨不著邊。能被稅務總局盯上的,必然是賺得盆滿缽滿的頭部主播,正所謂“槍打出頭鳥”。
然而,公告中并沒有指出這兩位涉案主播的名字,可能是因為尚未結案不便公開,也可能是不想打草驚蛇,后面還有更大的“鳥”落網。
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,這次“突擊檢查“不會就這么結束。一場針對網絡主播的“補稅風暴”,正在悄然而至!
二、帶貨主播,能有多賺錢?
頭部主播成為偷稅漏稅的重點稽查對象,和他們遠超一般職業(yè)的收入水平撇不開關系。
那么,頭部主播的收入究竟有多高呢?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帶貨主播的收入構成。
一般來說,帶貨主播的收入主要有兩部分組成:坑位費和傭金。
坑位費,顧名思義,就是占坑的費用。商家想要自己的產品出現在直播間,就需要先支付一部分訂金,即坑位費。
網上流傳的頭部主播坑位費有很多種說法,從10萬到50萬不等。但這也很正常,因為坑位費本來就是不穩(wěn)定的,受很多因素影響。
比如,不同的場次坑位費不同,像雙十一這種大促必然要貴一些;跟直播中出現的順序也有關系,先出場的往往比后面的要貴,另外不同的產品,坑位費肯定也會有差別。
所以,我們只能了解一個大致范圍,具體多少每個定數,最多取個中間值30萬。
傭金,則是與具體的成交額掛鉤的,簡單來說就是提成,賣的越多拿的越多。
和坑位費一樣,傭金比例也不是固定的,但上下浮動不會很大,據說20%-30%左右。與薇婭合作的某公司曾發(fā)布數據:2020年累計銷售金額812.12萬元,公司支付費用213.24萬元,平均傭金率大致是26.26%,可以佐證這一說法。
不過,這些傭金并不全是給主播的。如果主播簽約了MCN機構,則是機構和主播分成;如果是主播自己開的公司,也要分一部分給員工。
別看鏡頭里只有主播一個人(最多加一兩個助理),幕后可是需要眾多工作人員維持的。攝影、商務、運營、公關、服化道……光靠主播一個是沒法直播帶貨的。
了解了這兩點,我們再來算算頭部主播的年收入。
官方數據顯示,淘寶排名第一的主播薇婭2020年的總銷售額為310億元,第二名李佳琦為218億元。
可能有人會說,即使把傭金打個對折,按到手10%計算,也是一年輕輕松松拿二三十億吧?都趕上一大堆上市公司的利潤了!
但風清想說的是,銷售額不是這么算的。電商平臺所謂的銷售額,指的是下單的成交額,并不是實際的收入,退款就沒有計算在內。據統(tǒng)計,電商直播間的退貨率一般在10%左右,大促期間甚至高達20%。
另外,有些主播為了業(yè)績好看會大量刷單,這在行業(yè)中已是公開的秘密。因此,主播的實際銷售額要大打折扣,能有宣傳的一半就不錯了。
據此推算,頂尖主播的個人收入,5-10億算是個比較合理的區(qū)間。
如果大家還覺得不夠信服,我們不妨再看一個更有參考價值的數據。
今年7月,“抖音一哥”羅永浩在節(jié)目中透露,原本計劃5年還清6億欠款,但現在三年就可以了。換句話說,羅永浩一年能掙2億。
考慮到羅永浩和薇婭、李佳琦不在一個梯隊,這個數據也應該是比較真實的。
少則2億,多則10億,能掙這么多錢,難怪頭部帶貨主播會被監(jiān)管部門盯上了。
三、需要整治的,不止偷稅漏稅
近年來,直播行業(yè)的興起,一路上伴隨著諸多非議。除了偷稅漏稅,行業(yè)還有其他廣為人詬病的問題。
比如老生常談的假貨問題。不管是幾十萬粉絲的中小主播,還是上千萬粉絲的大主播,幾乎都有過一兩次“翻車”現象,賣出與宣傳不符的產品。盡管結果很可能不是由他們造成的,但作為銷售的一環(huán),多多少少也有責任。
我們不要求他們的選品萬無一失,至少真出了問題,能做好售后,假一賠三。
又比如,秀場直播的各種“擦邊球”問題。前幾天央視網便發(fā)布文章,怒批“佛媛”欲壑難填,假借禮佛的名義營銷炒作,打軟色情擦邊球,不僅擾亂了佛門清凈,還涉嫌觸犯宗教相關的法律。
我們總說網絡游戲危害未成年人,但這些不良視頻的危害不比游戲差。
所以,對于亂象叢生的直播行業(yè),需要從內容、產品、稅收等多個維度進行整治。只有規(guī)范化、健康化發(fā)展,才能延長行業(yè)壽命,讓更多從業(yè)者在這里實現自己的夢想。
2、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,如發(fā)現文章、圖片等侵權行為,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。
3、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,請聯(lián)系:info@dsb.cn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