奢侈品電商垂死掙扎,寺庫已經被迫退市
死扛!
1.寺庫被強制退市
掙扎求生的寺庫,被資本市場拋棄了。
日前,奢侈品電商寺庫網因未能按期提交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20-F表年度報告,被納斯達克強制退市。
而此次納斯達克對寺庫做出的強制退市決定,并非毫無征兆,而是早有端倪。
2021年12月,寺庫發(fā)布公告表示,因連續(xù)30個交易日其股票收盤價未能維持在1美元之上,公司接到了納斯達克交易所發(fā)出的退市警告。
2023年11月,寺庫再次對外通報,公司于當月14日收到了納斯達克發(fā)出的退市通知,并計劃請求聽證,以爭取轉機。
此外,寺庫還一度傳出申請破產清算的消息。雖然寺庫當時回應表示:“我司發(fā)現(xiàn)部分媒體發(fā)布‘寺庫集團被申請破產’的相關新聞。經核實,不存在以上情況,公司將保留追責的權利?!?/span>

圖源:天眼查
從這些信息來看,寺庫所遭遇的危機已發(fā)展至不容忽視的嚴重地步,如今走到強制退市這一步不過是危機四伏之下,步步維艱的必然歸宿。
不過,話又說回來了,作為國內“奢侈品電商第一股,寺庫為何會危機四伏?這些年它發(fā)生了什么?
下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寺庫的整個奢侈品電商生涯。
據(jù)了解,2008年7月,來自江西的70后創(chuàng)業(yè)者李日學帶領5位伙伴共同創(chuàng)立了寺庫,并于當年上線寺庫網,正式踏上了奢侈品電商的征途。
天眼查顯示,寺庫主要業(yè)務涉及奢侈品網上銷售、奢侈品實體體驗會所、奢侈品鑒定、養(yǎng)護服務等方面,當前由李日學(持股90%)和黃朝暉(持股10%)共同持股。

圖源:天眼查
2017年9月,寺庫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,以每股13美元的發(fā)行價推出85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(ADS),募集資金超過1億美元。
自此,寺庫拿下了“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”的稱號。
只可惜,好景不長。
2020年,寺庫公司遭遇了嚴重的信譽危機,多家供應商公開揭露其存在大規(guī)模的貨款拖欠問題,這一負面消息迅速在市場上發(fā)酵,導致其股價急劇下滑。
同年6月,趣店宣布與寺庫達成合作,趣店以最高1億美元的投資額認購了寺庫新發(fā)行的最多10,204,082股A類普通股。
交易塵埃落定后,趣店成為寺庫的第一大股東,持股比例約為28.9%。作為合作的首批成果,趣店已迅速以現(xiàn)金方式向寺庫支付了5000萬美元的款項。

圖源:天眼查
然而,即便有趣店的強力輸血,寺庫依舊難以扭轉其日漸頹靡的態(tài)勢。
據(jù)寺庫發(fā)布的20-F文件顯示,2021年度,寺庫營業(yè)收入縮水至31.32億元人民幣(折合約4.91億美元),相較于上一年度的60.2億元,降幅高達48%。
同時,寺庫的運營層面由盈轉虧,虧損額擴大至6.2億元人民幣,而上年同期尚能維持3533萬元的凈利潤。
此外,寺庫的凈虧損狀況也在急劇惡化,虧損額攀升至5.66億元人民幣,與上年同期僅8742萬元的凈虧損相比,擴大了數(shù)倍之多。
伴隨著業(yè)績的急劇下滑,寺庫開始陷入巨大的爭議之中。
天眼查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近年來,寺庫涉及的訴訟案件超過上百條,累計被執(zhí)行金額高達3000多萬元,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日學也被列入了失信被執(zhí)行人名單,成為了大家口中的“老賴”。
近期,寺庫再次成為輿論焦點,消費者群體因“既不發(fā)貨也不退款”的問題對其展開了集體聲討。
眾多消費者紛紛表示,在寺庫下單購買的商品,不僅遲遲未能收到貨物,而且在申請退款時也遭遇了重重阻礙,資金長時間無法退回。
從昔日的“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”光環(huán)加身,到如今卻落得被強制退市且飽受市場詬病的境地,寺庫的奢侈品電商生涯似乎要走到頭了。
2.奢侈品電商行業(yè)深陷困局
事實上,當前面臨困境的并非寺庫一家,整個奢侈品電商行業(yè)都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(zhàn)。
今年年初,韓國電商巨頭Coupang在以5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電商Farfetch(發(fā)發(fā)奇),一度觸發(fā)其股價的劇烈波動;上個月,Net-A-Porter的中國業(yè)務進入清算流程;同月月底,歐洲奢侈品電商Matches徹底關閉……

圖源:淘寶
與此同時,各大奢侈品品牌紛紛加大電商促銷力度,競相推出折扣活動。
例如,巴黎世家在2024年前4個月中的3個月,對打折商品的平均折扣為40%;在上個月的618活動中,Burberry、范思哲、Valentino和紀梵希等奢侈品品牌相繼加入促銷行列,其中范思哲的平均折扣幅度從2023年的40%提升到了2024年的50%。

圖源:淘寶
綜合性奢侈品電商平臺集體受挫,知名奢侈品電商品牌大搞折扣,整個行業(yè)似乎已被深陷危機的漩渦所包圍,其未來的走向撲朔迷離。
而寺庫,僅是這整個頹勢盡顯的奢侈品電商行業(yè)中,一個縮影罷了。
放眼奢侈品電商行業(yè),各路玩家面臨銷售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其中,消費降級無疑是這一困境背后最為突出的原因之一。
近兩三年來,奢侈品在消費者心中的“光環(huán)”逐漸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對性價比與實用性的高度關注。
秉持著“省錢即正義”的理念,消費者們愈發(fā)傾向于選擇那些既能滿足需求又價格合理的商品,而非僅僅為了品牌或炫耀而進行消費。
這一轉變,無疑限制了奢侈品電商平臺的銷售。
相關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以當前匯率計算,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奢侈品市場的銷售額預計將面臨1%至3%的下滑趨勢。
由此可見,奢侈品電商平臺銷售遇冷,已成為不爭的事實。
當然,奢侈品電商平臺面臨銷售困境,除卻外部環(huán)境的不利因素外,平臺內部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。
就拿寺庫來說,其早期專注于二手奢侈品交易,而后轉型涉足奢侈品新品交易,本身就存在業(yè)務邏輯上的潛在沖突,再加上平臺在貨源真?zhèn)悟炞C、物流配送等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上的不足,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奢侈品與電商融合不佳,市場表現(xiàn)自然難言火熱。
這樣的內憂外患之下,寺庫被強制退市也就不奇怪了。
于奢侈品電商平臺而言,當下正值艱難時刻,以寺庫為代表的眾多平臺仍需尋找新的破局之路。
3.市場陣痛下,奢侈品電商該怎么辦
看了那么多反面案例,下面我們來看看正面案例。
作為一家買手店起家的奢侈品電商平臺,Mytheresa在全球市場普遍承壓的情況下,實現(xiàn)了業(yè)績的逆勢增長。
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三財季內,Mytheresa展現(xiàn)出了強勁的增長態(tài)勢:其凈銷售額增長 17.6%,達到2.33億歐元;調整后凈利潤由去年同期的140萬歐元躍升至410萬歐元;同時,GMV同比增長14.7%,總額達到2.522億歐元;此外,毛利潤增長12%,達到1.016億歐元,毛利率則保持在43.4%。
Mytheresa成功的核心秘訣,在于其精準實施的差異化打法。
不同于Farfetch和Net-A-Porter的“大而全”,Mytheresa更突出“少而精”,這種打法為Mytheresa撕開了一道口子,給品牌帶來了顯著的競爭優(yōu)勢。
從Mytheresa身上,我們也能窺見一點,在奢侈品電商領域的存量競爭下半場,雖然整體行業(yè)面臨諸多挑戰(zhàn),但并不意味著完全無出路可尋。
關鍵在于,能否像Mytheresa一樣,找準差異化定位,形成核心競爭力。
畢竟,奢侈品電商行業(yè)正深陷于水深火熱的轉型漩渦之中,對于寺庫等參與者來說,前路艱難,勇于嘗試總比坐以待斃要強。
2、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,如發(fā)現(xiàn)文章、圖片等侵權行為,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。
3、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,請聯(lián)系:info@dsb.cn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