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方賣家也要送貨上門,京東把服務卷到底
1、第三方商家也要提供送貨上門服務
以往只有京東自營配備送貨上門服務,如今第三方商家也需要提供這項服務了。
近日,京麥商家中心發(fā)布公告稱,為提升商家訂單履約的消費者體驗,鼓勵商家自主開通送貨上門服務,自2024年4月9日起逐步開放。
預計2024年4月28日全部覆蓋。部分商家可提前體驗升級功能,有想優(yōu)先體驗的商家也可自主報名。
據介紹,送貨上門指商家可在京麥端按商品維度自主開通送貨上門服務,開通后可對消費者全鏈路承運送貨上門,承運商按需配送。
圖源:京麥商家中心公眾號
其中,送貨上門訂單分為中小件和大件2種類型,收費標準和賠付規(guī)則不同。
針對中小件送貨上門訂單,中通、圓通、申通、極兔、韻達支持出庫發(fā)貨,5公斤內收費1元,續(xù)重1公斤0.2元,商家通過京東平臺向承運商付費;
如未上門,非商家責任承運商承擔對消費者賠付300個京豆;通過京東平臺對消費者賠付;
而針對大件送貨上門訂單,商家可委托承運商送貨上門。商家和承運商自行約定費用標準。如未上門,商家將進行賠付1000京豆。
也就是說,如果用戶需要送貨上門服務,這項服務的成本由電商商家支付。
小件商家可在售中模塊開通送貨上門服務,大件商家可無需在此開通,平臺將默認開通。需要注意的是,中小件送貨上門訂單商家不可使用自己聯(lián)系物流發(fā)貨。
京東開放平臺上線送貨上門服務,意味著京東送貨上門服務范圍得到拓寬,這也將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。
要知道一般京東自營店鋪購買的商品必定能夠提供送貨上門,但是非京東物流發(fā)貨的第三方商家,往往不會提供送貨上門,除非用戶有要求。
值得一提的還有工單處理。其中提到,針對大件送貨上門訂單,如果商家未履約,消費者可發(fā)起工單投訴,商家需要處理。
而針對小件送貨上門訂單,如果承運商未履約,消費者發(fā)起工單投訴,工單會觸發(fā)至承運商,由承運商進行處理,商家無需處理。
毫無疑問,京東鼓勵第三方商家開通送貨上門服務,表明京東在持續(xù)加強用戶體驗和配送服務的優(yōu)化。
通過鼓勵商家開通送貨上門服務,京東進一步整合物流資源,同時這也說明京東正在積極推動電商平臺與商家之間的合作與共贏。
2、電商平臺爭奪送貨上門服務
京東進一步加碼送貨上門服務,除了提高自身的服務能力,或許還與快遞新規(guī)的出臺有關。
今年3月1日《快遞市場管理辦法》正式施行,新規(guī)要求快遞不得擅自放驛站,規(guī)定快遞員不送貨上門,最高罰3萬。
快遞新規(guī)的出臺直擊行業(yè)痛點,對快遞派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京東此次針對第三方商家推出送貨上門服務,也是為了響應快遞新規(guī)的號召。
不過,京東的這項舉措也是為了鞏固自身的護城河優(yōu)勢。近幾年來,各大電商平臺都紛紛卷起了送貨上門服務。比如幾個月前,淘寶官方就新增了“送貨上門”服務。
詳細來看,這項服務是為了提升買家購買中小件后的到貨體驗,新規(guī)已于2023年11月23日開始正式生效。
用戶在淘寶下單帶有“官方上門”的全新標識,并帶有“官方承諾送貨上門,下單可選”的字樣,可自行選擇“送貨上門”或“無特殊收貨要求”。
而賣家要開通這項送貨上門服務,需要接入淘天集團的官方物流。該物流接入了大部分主流快遞,整合了主流快遞公司的資源。
部分商品帶有“官方上門”標識 圖源:淘寶App
2022年,抖音也在物流末端上下功夫,推出快遞服務“音尊達”,可以為抖音商家提供送貨上門、末端有限派送、包裹優(yōu)先轉運等服務。此外,抖音電商還開通了送貨上門服務。
當然,拼多多、快手也能提供送貨上門服務。從以上動作來看,各大電商平臺都在爭奪送貨上門服務,將其作為新的競爭突破口。
艾瑞數據顯示,2023年,中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13.0萬億元,增速為8.4%。
圖源:艾瑞咨詢
近幾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的增速呈現(xiàn)出不斷下降的趨勢。這背后有多重原因,而國內整體消費環(huán)境無疑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。
隨著電商市場競爭愈發(fā)激烈,以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,傳統(tǒng)的流量獲取方式變得越來越困難,用戶流量紅利不斷減少,這導致了電商平臺業(yè)務增速放緩。
以京東為例,今年3月初,京東發(fā)布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。京東的核心業(yè)務京東零售收入為9453以元,增速僅為1.7%,與2022財年7.3%的增幅相比,大幅下降。
甚至更好的階段,京東零售能實現(xiàn)每年20%以上的增長速度。如今除了增速變緩,京東零售的經營利潤率也下滑明顯。對比三季度的5.2%,四季度經營利潤率僅為2.6%。
電商行業(yè)已經從過去的增量為主發(fā)展到增量與存量并重的階段,此時平臺需要更加精細化運營和個性化服務來留住用戶。
而送貨上門無疑是電商平臺提升用戶體驗,進而留存用戶的有利武器。
可以預見,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力,電商平臺將繼續(xù)發(fā)展并不斷完善送貨上門服務。
3、2024是用戶體驗的競爭
近幾年來,各大電商平臺都在完善送貨上門服務,這是它們提升用戶體驗和平臺競爭力的重要舉措。
最強調用戶體驗的是京東。京東始終把用戶體驗放在第一位,包括劉強東本人,就是京東的一號客服。早在2012年,京東就成立了一級部門“用戶體驗部”,直接向劉強東匯報。
4個月前,劉強東在內網留言區(qū)回復京東員工稱:“決策時不要忘了用戶,這是我們做任何工作的出發(fā)點?!?/p>
而去年12月初,有京東運營人員在內網發(fā)布長文,細數京東現(xiàn)存的問題,多項事關用戶體驗。對此劉強東進行自我檢討,并強調京東必須改變,否則沒有出路。
在戰(zhàn)略落地層面,京東在去年年底新增僅退款服務,同時對客服團隊更加重視。今年2月初,京東宣布超2萬名京東一線客服員工實現(xiàn)全年平均薪酬上漲超過30%。
2024年年初,淘寶、抖音、快手等都相繼加入僅退款服務,并對售后服務的要求更加嚴格。
圖源:電商之家
日前,阿里巴巴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、董事局主席蔡崇信接受專訪,反思阿里落后的原因,是因為忘記了真正的客戶是誰,“我們的客戶是使用我們的應用程序購物的用戶,我們沒有給他們最好的體驗?!?/strong>
無論是京東還是阿里,都明確強調用戶體驗的重要性。
這兩家公司的態(tài)度也反映了電商行業(yè)的競爭態(tài)勢。隨著電商市場的不斷發(fā)展和壯大,企業(yè)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。為了在市場中脫穎而出,企業(yè)需要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,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。
未來,電商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趨勢將更加凸顯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的重要性。
2、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,如發(fā)現(xiàn)文章、圖片等侵權行為,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。
3、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,請聯(lián)系:info@dsb.cn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