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多多Temu上線一年,現(xiàn)在怎么樣了
到今年9月份,temu已經(jīng)上線整整一年時間了。在這期間,Temu從最初的歐美擴張到了東南亞、中東等地區(qū)。機會和挑戰(zhàn)并存,迅速擴張的Temu,在為進一步擴張做準備。
9月6日晚7點半,2023拼多多Temu官方招商會(母嬰玩具專場)在網(wǎng)站雨果跨境上開播。
根據(jù)晚點報道,這次招商的主要目的是鼓勵商家備貨。因為平臺目前處于比較嚴重的供應不足,很多產(chǎn)品品類熱銷,但是貨源緊缺,不僅是平臺在強調這件事情,就連商家也十分重視備貨,因為如果出現(xiàn)消費者下了訂單但是卻沒有貨的情況,會讓店鋪流量降低,十分影響商家的經(jīng)營。
不僅如此,拼多多temu還強調了除貨源供應之外的更多要素,比如店鋪的裝修、圖片、標題、款式,這些細分環(huán)節(jié)都要一一做好,整體把握用戶的評價、實時改善產(chǎn)品,才能把店鋪經(jīng)營得更好。
2023拼多多Temu官方招商會母嬰玩具專場 圖源:雨果跨境截圖
從Temu的官方簡介來看,其招商品類涵蓋服飾和鞋子、箱包配飾、珠寶首飾、母嬰用品、童裝玩具、運動戶外、3C數(shù)碼、小家電、手機和配件、汽配摩托等多種品類。
其中一項入駐條件就是能夠保障產(chǎn)能、產(chǎn)品質量、且生產(chǎn)和庫存穩(wěn)定的源頭工廠或貿易商。可以看出,Temu對賣家供應穩(wěn)定的注重。
總的來說,Temu仍在持續(xù)為海外業(yè)務的擴張而努力。
去年9月,拼多多跨境電商業(yè)務Temu開始上線,進軍美國市場。不過才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,Temu在11月便奪得了美國AppStore所有應用下載榜榜首,同時連續(xù)兩周成為美國Android應用下載榜第一的APP。彭博社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今年5月份,Temu在美國的銷售額比SHEIN高出20%。
圖片來源:Bloomberg
在美國如此迅速地崛起,Temu采取的打法就是延續(xù)拼多多的低價,以及加上大手筆的營銷。
在營銷上,早期Temu投放了大量的廣告。據(jù)悉,Temu上線第一個月就砸入了高達10億人民幣的營銷費用,通過Facebook、Instagram和Snapchat等廣告平臺來打響自己的知名度。
據(jù)統(tǒng)計,僅在2023年1月,Temu就在Meta的各個平臺上投放了大約8900個廣告,推廣其超低折扣商品。今年2月,Temu在職業(yè)橄欖球總決賽“超級碗”上投放了1分鐘的廣告,讓2.08億美國觀眾記住了Temu的口號:“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”。
Temu超級碗廣告,圖源Youtube
除了打廣告外,Temu在價格上主打“便宜”的定位。
Temu主要是招募第三方賣家在其平臺上開設網(wǎng)店,由Temu掌控核價權,Temu并不自營。為了盡可能壓低價格,在商家端,Temu制定了一系列的規(guī)則。
包括:要求賣家的供貨價至少要比1688的同款商品價格低;推出價格賽馬機制,如果同一款商品有多個賣家報價,平臺只會選擇最低的那個;推出了動銷機制,14天沒有動態(tài)銷售或者30天銷量低于30件、銷售額低于90美金的滯銷產(chǎn)品,就會被要求降價或者退出供貨。評分低于4.2的,也會直接下架。
拼多多通過廣告和低價策略的做法迅速拿下了美國市場。
在歐美市場取得初步成果后,Temu又踏步走向了其他海外市場。今年7月,Temu先后進入了日本、韓國兩地,進軍亞洲市場。
在日本站點,Temu持續(xù)了慣常的低價競爭,例如,在開業(yè)期間,平臺推出了“45% OFF”到“90% OFF”區(qū)間額度的打折活動,此外,平臺還推出各種滿減優(yōu)惠券,并延續(xù)了美國站的全場包郵和90天內無條件退貨。
在韓國站,Temu以銷售1000~30000韓元(約5~168元人民幣)的商品為主。
8月底,Temu又再一次擴張,這次目的地是東南亞。其中,Temu的第一站選在了菲律賓。在菲律賓站,Temu同樣也是繼續(xù)堅持其低價策略,推出了大額優(yōu)惠券滿減活動、免運費包郵等服務。
目前Temu菲律賓站的商品價格普遍維持在1500菲律賓比索以下,約合人民幣200元,略低于當?shù)仄渌髁麟娚唐脚_。
從Temu在這些海外市場的布局策略來看,低價依然會是Temu的主要打法。
到目前為止,從歐美發(fā)達地區(qū)橫跨亞非拉地區(qū),Temu的擴張版圖已經(jīng)遍布了全球多個重要市場。
在擴張海外市場的過程中,物流一直是Temu面臨的一大痛點。
例如,在東南亞地區(qū),由于人口分布分散、基礎設施不完善,導致配送速度較慢、運輸成本較高。
《晚點 LatePost》援引一名居住在美國西部的用戶稱,他在TEMU上線第一周時下單,訂單頁面上的包裹還會有多次拆并,“訂單到了距離我家一小時車程的倉庫,但最后送到我手里卻花了5天。”
Temu的物流配送緩慢,影響了消費者的服務體驗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今年3月中旬,由于相應的物流建設沒有跟上,Temu還遭遇了爆倉問題,使得賣家們無法發(fā)貨。到后來,很多賣家為了備貨甚至需要凌晨蹲點搶庫容。
為解決物流和履約難題,Temu啟動了海外倉建設,計劃在美國東部和西部各建一個倉庫。
此外,Temu還在新站點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合作,提高自身的物流服務能力。據(jù)界面新聞報道,在以色列地區(qū),Temu的合作物流方是HFD、Exelot等,物流時效在6到15日。
其官方頁面顯示,如若快遞在15天后才到貨,消費者可以在48小時內獲得20新錫克爾積分(約合人民幣38.5元)。
在菲律賓,Temu的合作物流商是J&T express(極兔速遞),物流時效在5到10日,官方頁面顯示如若快遞在10天后才到貨,消費者可以在48小時內獲得250比索的積分。
另一邊,Temu與智利的合作物流商包括Chilexpress、99Minutos、Correos三家,考慮到南美地區(qū)的交通現(xiàn)狀,Temu的物流時效也有所延長,約在6-18天。
可以看出,盡管Temu的不斷擴大海外版圖,在海外持續(xù)增加站點,但后端的倉儲物流環(huán)節(jié)仍然很欠缺。
此外,Temu還需要處理好平臺、商家、用戶之間的利益平衡。Temu采用的是全托管模式,一方面保證了低價,為用戶提供了性價比高的產(chǎn)品,但這是以“壓榨”賣家為代價。有不少Temu賣家吐槽,平臺政策對賣家越來越嚴苛,雖然單量高,但利潤薄,Temu的壓價競價一向使賣家們不滿。
另外,由于要擴張新的市場,Temu的成本只會高而不會低。據(jù)拼多多發(fā)布第二季度財報,第二季度總收入成本為186.898億元,較2022年同期的79.619億元增長135%,增長主要來自履行費用和支付處理費用的增加。總運營費用為208.722億元,比2022年同期的147.805億元增長41%,主要是由于銷售和營銷費用增加。
而且,由于Temu在新市場的知名度不高,Temu仍然需要通過大手筆的補貼來吸引消費者,培養(yǎng)用戶心智。
總的來說,擴張快不一定代表實力強,Temu仍然需要補足自身的物流、用戶心智等多方面的短板。而如何在占有市場后實現(xiàn)長效經(jīng)營,是Temu接下來要直面的難題。
2、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,如發(fā)現(xiàn)文章、圖片等侵權行為,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。
3、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,請聯(lián)系:info@dsb.cn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