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億富翁劉強東,選擇回村
從農村出來的劉強東,如今又要回到農村去。
日前,京東迎來新一輪重大的人事調整。
在最新公告中,該公司宣布,原京東零售CEO徐雷升任京東集團總裁,直接向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匯報。同時,京東健康CEO辛力軍出任京東零售CEO,京東健康醫(yī)藥部負責人金恩林出任京東健康CEO。
值得一提的是,京東還宣布了一條重磅消息:劉強東將把更多時間投入到長期戰(zhàn)略設計,年輕人才培養(yǎng)和鄉(xiāng)村振興事業(yè)中。
如此一來,阿里的馬云去做了鄉(xiāng)村教師代言人,拼多多的黃崢激流勇退、去了研究馬鈴薯,京東的劉強東也變回鄉(xiāng)親們都贊不絕口的“大強子”,投身于鄉(xiāng)村振興事業(yè)。
三個電商巨頭的創(chuàng)始人,紛紛走進了農村。
一、京東在農村“造血”
說起助農扶貧,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可能是淘寶、拼多多。
依靠3C數碼發(fā)家的京東,更像是北上廣深的潮流青年,而不是操著鄉(xiāng)音的農村青年。
但事實上,京東一直在農村地區(qū)深耕。
據不完全統計,京東集團在港上市以來,業(yè)績報告中提到“鄉(xiāng)村”或“農村”共8次。
而在剛過去的8月,京東旅行才剛剛宣布與寒舍文旅集團達成戰(zhàn)略合作。雙方將通過文旅深度融合,帶動農旅一體發(fā)展,從而推動美麗鄉(xiāng)村的建設。
若要推動鄉(xiāng)村振興,首先要助力農產品上行。
早在2012年,京東就已上線“扶貧特產館”,通過挖掘、推廣貧困地區(qū)的農副產品,打造產地IP來推動農副產品走出鄉(xiāng)村。
2016年,京東與國務院扶貧開發(fā)小組簽署《電商精準扶貧戰(zhàn)略合作框架協議》。
截至去年9月30日,京東已幫助全國扶貧地區(qū)上線300余萬種商品,實現扶貧銷售額超1000億元,直接帶動超100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。
京東助農,不僅從線上營銷發(fā)力,還從供應鏈的角度切入。除了要給農村“輸血”,還要在農村“造血”。
在廣袤的農村地區(qū),散落著大大小小的非標農產品。這些農產品往往具有地方特色,但卻沒有形成一個地標品牌。人們往往知道四川臘腸、丹東草莓、新疆哈密瓜,但卻難以說出一個具體的品牌名。
而在意識到這點后,京東開始打造扶貧助農的明星項目。
從跑步雞到飛翔鴿,從游水鴨到游水魚,京東將從前不易標準化的農產品都打造成了熱門標品。
以跑步雞為例,京東在該產品上使用了區(qū)塊鏈溯源、雞腳環(huán)等物聯網技術,對跑步雞的養(yǎng)殖進行檢測、追溯。沒有跑夠100萬步就不能上市,標準化生產的跑步雞成功打出了自己的特色。
從“巴民一號”轉變而來的跑山豬,也是京東的明星扶貧項目之一。在跑山豬的“養(yǎng)殖運動場”中,黑豬們可以活動的范圍是一般養(yǎng)殖場的10倍。夏天游泳,冬天打雪仗,京東的跑山豬比一般黑豬的脂肪量更少,肉質更為緊實。
目前,在京覓生鮮京東自營旗艦店中,跑山豬銷量最高,累計評價已超過100萬條。
二、京東在農村“搭橋”
從田間生產,再到每個人的餐桌,一件農產品必然要經過運輸環(huán)節(jié)。
在京東打造的數智化社會供應鏈上,其自建的物流體系成為了農產品上行的最強輔助。
眾所周知,生鮮不是一門容易做的生意。保鮮期不長的果蔬、水產、鮮肉等,都需要特定的運輸和儲存溫度、濕度。
有報告顯示,我國水果、蔬菜的產后損失率分別為15%-20%和20%-25%,這遠遠高于發(fā)達國家的平均水平。
針對這些不易保存,容易造成損耗的農產品,京東物流搭建起了完善的冷鏈倉儲網絡。
該平臺在全國多座城市設立了多溫層冷庫,并為農戶提供點到點的運輸服務。
目前,京東物流冷鏈的庫內日均訂單處理能力已達到100萬件。背靠這強大的冷鏈網絡,農戶生產的農產品可以大幅降低損耗率,并且完好無缺地到達消費者的餐桌。
今年上半年,京東物流已經和黃山茶葉、煙臺櫻桃等1000多個產業(yè)帶達成合作。
事實上,京東物流不僅幫助農村賣出去,還在幫助農村買進來。
在廣大的下沉市場,隱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和需求。但由于這些地方偏遠,快遞公司難以到達,當地村民往往傾向于趕集,而非網購。
為了讓電商走入更多尋常人家,京東物流持續(xù)在鄉(xiāng)村布局智能物流基礎設施。
今年618期間,京東物流在全國超200個城市實現分鐘達,92%的區(qū)縣和84%的鄉(xiāng)鎮(zhèn)實現當日或次日達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6月,京東物流更是在西藏啟用首個大型智能物流倉。曾經的“不包郵區(qū)”用戶,也可體驗到上午下單、下午收貨的網購服務。
此外,京東還憑借其強大的供應鏈能力,在農村地區(qū)布局了多家實體店,進一步拉動當地消費。
無論是劉強東曾揚言要在5年內開出100萬家的京東便利店,還是在鄉(xiāng)鎮(zhèn)走紅的京東家電專賣店,都讓新消費走入農村,讓更多鄉(xiāng)村消費潛力得到釋放。
三、劉強東,出生在農村
同樣是叱咤電商行業(yè)的大佬,馬云、黃崢都出生于浙江杭州。而劉強東,出生在江蘇宿遷的一個農村,從小就因家境貧困而吃了上頓,沒了下頓。
高考那年,劉強東為村爭光,成功以市狀元的身份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。
在他出發(fā)前,鄉(xiāng)親們七拼八湊地給劉強東湊了500塊錢,還送了他76個茶葉蛋。帶著全村人的希望,劉強東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,開啟了他的新生。
北京是個大城市,劉強東在這里見識到更精彩的世界,也成功創(chuàng)造出自己的一番事業(yè)。
功成名就后,劉強東沒有忘本。這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,立志要回報家鄉(xiāng)。
當年,劉強東曾當著全村人的面說:“我從小生活在這里,沒有各位鄉(xiāng)親父老的關心愛護,我也走不出這個村子,也就沒有今天的我?!?/p>
這個要用一輩子去償還鄉(xiāng)親恩情的男人,多次為家鄉(xiāng)“輸血”。
2015年,劉強東回老家過年,給全村的60歲以上的老人,每人發(fā)放了1萬元的紅包。
2017年,劉強東和妻子章澤天一同回到家鄉(xiāng),給宿遷捐贈了超過1億元的資金,用于當地的教育、文化、養(yǎng)老等公益事業(yè)。
既然有了“輸血”,自然也少不了“造血”。
早在2009年的時候,劉強東就力排眾議,在宿遷落戶了京東全國客服中心。從只有80人,到如今的上萬人,京東為宿遷人提供了大量的就業(yè)機會,同時也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(fā)展。
除了客服中心的落地,京東還在宿遷布局了多個項目,包括京東云華東數據中心、京東云小鎮(zhèn)、京東智慧城、京東首個無人機運營調度中心等等。
在劉強東的扶持下,宿遷成為了著名的電商之城。
2019年,宿遷電子商務產業(yè)園區(qū)的電商交易額突破600億元。同時,該園區(qū)入駐企業(yè)達到528家,其中包括新落戶的京車匯、騰訊新聞、嗨學網等。
從蘇北的貧困小城,到如今的電商之城,經歷了互聯網改造的宿遷,已然不再是劉強東赴京上學時的模樣。
而對于農村有著特殊、深厚感情的劉強東,也在大力任用農村的孩子。
截至去年年底,京東的員工人數已達到36萬,其中80%的一線員工來自農村地區(qū)。
時間回到今天,出走農村多年,劉強東已然成為千億富翁。但他仍然選擇再次回到田野之間,回到充滿人情味的鄉(xiāng)親之間,為鄉(xiāng)村振興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。
這是劉強東的農村夢,也是京東的鄉(xiāng)村振興夢。
2、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,如發(fā)現文章、圖片等侵權行為,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。
3、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,請聯系:info@dsb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