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3億主播,99%將被淘汰,新的替代者已經出現!
一、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,主播死在直播帶貨的風口!
2019年7月,斗魚直播的一名主播被發(fā)現死在直播工作臺上,死亡現場,“桌子上還有一大灘血”。
為了吸引更多粉絲觀看,這名主播在直播中經常玩一種“轉盤吃東西”的游戲,轉盤上寫著面包蟲、啤酒、蜈蚣、壁虎、芥末等物品,轉到哪個就吃哪個。
這個主播的死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沉思:當每個人都認為直播帶貨是風口的時候,為什么有人會死在直播的風口?
其實如果我們回顧整個社會,雖然每隔5到10年,社會上就會出現一波風口,但真正能在風口起飛的人還是少數,大多數人都是在風停下來之后給摔死的。
比如2005年左右,當時全國最紅火的是文化產業(yè)。那時候,每個城市都修建了一大堆千篇一律的仿明清建筑,還有白宮、金字塔等,更別說泛濫成災的文化街、古玩城、動漫城了。
結果還沒有熬上幾年,仿明清建筑露出了破敗的灰色,白宮、金字塔被認為沒有文化內涵而遭人冷落,文化街門可羅雀,古玩城賣的都是如真包換的茶葉……
到了2010年,一批原先搞房地產的商人突然被電商的烈風吹醒了,開始使勁造電商基地、電商園區(qū),就連深圳那么寸土寸金的地方,都不惜推倒很多廠房,一座座雄偉的電商基地拔地而起。不過很可惜的是,現在走進這些園區(qū)就會發(fā)現,之前野心勃勃過來做電商的玩家們,大多都已經人去樓空了。
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,從2018年起,直播帶貨突然就火了,很多地方看到九堡的直播基地讓那么多人富起來之后,又開始扎堆地建直播基地,一時之間,全國的直播基地的數量出現井噴。
但是最終,這么多的直播基地,有九成以上都是空著的,原因也很簡單:大主播有自己的團隊,他們更愿意跑到廣州、杭州這些有供應鏈基礎的地方,而那些沒有實力的小主播則只能在自己在家里蹲著做直播。
近年來,不時爆出的主播死亡案,已經快要接近事實真相了:99%以上的直播公司將倒閉,99%的帶貨主播將被淘汰!
二、90%以上的直播公司將倒閉!
其實很多人可能已經注意到了:直播帶貨從2016年興起后,曾經有過自己的高光時刻,但是到了2019年,這個行業(yè)其實已經走到了末路,只是因為2020年初疫情的到來,讓它再次“回光返照”。
生活回歸正常后,直播帶貨還會這么火嗎?
我們說,一個健康的行業(yè)要獲得持久發(fā)展,必須有一整套相對完備的設計,比如說,商業(yè)模式、人才金字塔、供應鏈基礎等。
從商業(yè)模式上說,直播帶貨的底層邏輯跟之前的電視購物沒什么兩樣,而后者是已經被證明了的失敗的模式。
況且,直播帶貨的商業(yè)模式比昔日的電視購物還要經不起推敲:買賣雙方要達到價格透明、質量有保障,最重要的是簡化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,這個道理是所有人都懂的。
但是,直播帶貨卻恰好增加了太多的中間環(huán)節(jié):商品和消費者之外,增加了平臺、主播、MCN機構,而平臺、主播、MCN進來后沒有別的目的,也不是為了真的提供更完美的服務,就是要賺錢,這個錢從哪里出?只能從消費者這邊出!
也就是說,在直播帶貨的模式下,能夠做到“全網最低價”本來就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偽命題,但是,為什么有些人還是在直播間拿到了“全網最低價”?
不是貨品有問題就是主播拿貨的渠道有問題!
從行業(yè)人才儲備來說,所有健康的行業(yè),都有一個完整的人才金字塔。
據統計,現在從事直播的人高達1.3億,雖然我們也將主播們分成頭部主播、腰部主播、小主播,但是,關于主播的分類其實有更簡單的分法:1%的主播和99%的主播。
99%的資源向1%的主播傾斜,是支撐起這個行業(yè)“繁榮”的基礎,也只有通過這樣砸資源的方式,上文說到的創(chuàng)造直播間 “全網最低價”才能變相的實現。
其實,拋開商業(yè)模式和人才儲備,這個行業(yè)要良性發(fā)展,也會遇到一個最現實的問題:供應鏈。
就算是頂流主播,雖然他們平時老是把供應鏈放在口邊,他們還是沒有能力構建自己的供應鏈。
原因也很簡單,沒有十年八年的功夫,任何一個人都根本做到完備的供應鏈,像一些知名的電商平臺,都是花了幾百億打造出的供應鏈基礎,還經常出現貨品質量問題??!
所以,那些說他建立了供應鏈,甚至將供應鏈延伸到國外的超級主播,他們的貨品不是套牌就是貼牌,如果連這個都分不清,也難怪你只能被別人宰了。
三、取代直播電商的已經來了!
通過上面的分析,我們大致可以得出一個結論:直播帶貨不可能作為長期事業(yè)持續(xù)下去,甚至可以說,不管它在形式上怎么包裝,它只是短暫的江湖救急手段。
直播電商要想續(xù)命,唯一的出路是做好數字化轉型,即通過數據優(yōu)化供給結構,提升消費力,實現供需的精準匹配。
所謂的數字化轉型,其實也沒有那么玄虛,就是依托互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技術賦能傳統企業(yè),把所有現實世界的事物轉移到數字化世界,從而提升企業(yè)的效能。
這么說吧,我是一家做餐飲的企業(yè),實現數字化經營以后,我每天的經營數據都可以做到一目了然。進一步說,我就可以借助這些數據做出下一步的經營調整,根據市場需求反向定制產品,而且通過大數據做好精準營銷。
推而廣之,不光是你經營的公司,每一個物體,比如說,一個冰箱,一臺風扇,只要它通上了電,都可以是一個數字化營銷平臺、數字化端口,這意味著商家只要做好自己的產品,就可以通過不同的平臺和端口連接更多的人,產生更多的交易機會。
在未來的購物場景中,不論你通過冰箱還是風扇的端口,相關的數據都會很快傳輸到商家的后臺。然后,你的訂單會自動分配到離你最近的實體店,而這個實體店也是商家自營的,商家接到訂單后會派專人將你需要的貨品送上門來。
也就是說,未來實體店,賣貨不是其主要功能,它的作用就是一個前置倉庫,或者說是智能的可流動的前置倉庫,你每次下單的時候,這個前置倉庫都會想辦法做到離你最近。
在這樣的情境設定下,數字化轉型時代,已經不再需要直播帶貨了,因為直播帶貨的效率已經非常低下。
也是的,產品本身,冰箱啊,風扇啊,本身就是一個個人IP云商城,你需要什么,都可以通過這些個人IP云商城直接下單。
到那個時候,所有的品牌都是自己售賣的,世上將不存在代售這個說法,天價廣告費也沒有了,因為所有的個人IP云商城只對自己的產品負責,產品質量出了問題直接找回品牌就可以了,品牌當然也不敢大意。
就像現在的格力,為什么它在質量上很少出問題?人家老板自己做代言啊,如果這樣自己的產品還出現了問題,那就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臉了。
最后,千萬不要覺得以上場景離我們還很遠,從技術難度來說,現在的鴻蒙系統已經可以做到在一夜之間,取代現在的直播帶貨了,所以樂觀估計的話,留給直播帶貨的時間,90%以上的直播公司將倒閉,99%的帶貨主播將被淘汰,已經不是預測,而是已經提前寫好的結局。
2、電商號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,如發(fā)現文章、圖片等侵權行為,侵權責任由作者本人承擔。
3、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,請聯系:info@dsb.cn
